标准不断提升 已引领中医药走向世界

发布时间:2017-06-27   浏览:5564次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观点。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即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,这必将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。昨天(6月24日),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、中国工程院黄璐琦院士在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指出,当代中医药的主旋律就是创新和发展,近几年中医中药标准不断提升,已经开始引领中医药走向世界。

  黄璐琦院士说,“整个中药材产业现在的发展状态,跟国家的经济发展相一致,即增长速度从过去20%多,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5.69%,中药饮片从过去接近27%,下降到2015年不到8%,同样面临着一个结构调整及增速的换挡期。”

  如何做好这个时期的中医药产业?黄璐琦院士认为,要牢牢抓住中药材中大品种这一中成药工业发展的核心引擎。据统计,目前医保目录中收载的216个心脑血管用药,销售额前30个品种,占到216个品种的销售额的84%,也就是说超过八成销售额来自于前30个品种。

  要弘扬和发展中医药事业,必须要有物质基础,首先必须对中药材资源摸底。为此,从2010年11月11日开始,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对全国922个县开展中药资源普查,目前已经获得1.3万多种药用植物的种类信息,汇集整理了15万份标本实物,发现了新种49个,出版专著29部。

  “现在,我们在全国20个省区建立了28个种苗繁育基地,对120种中药材进行了种子种苗的研究,并且建立了28个省级中心和65个监测站,对160种中药材的产量、质量、流通量以及蕴藏量进行监测预警。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域中药资源普查全覆盖,资源普查,我们掌握了吉林省1564种中药资源信息,并且制定了52个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”黄璐琦院士介绍说,“由于中药材产业是自然资源、劳动密集资源、资本密集资源和知识密集资源等四种资源的集约,涵盖了农业、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、仓储业以及科技等诸多方面,产业链条长,综合带动效益大,事关三农,已经成为培育新型健康产业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的一个重要方向。”很多地方现在都把中药材做为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,比如,吉林就是中药材产业大省,浙江是经济发达省份,也提出了“浙八味”道地药材发展规划,在云南省,以前农村主要经济作物是烟草,现在三七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。

  目前,黄璐琦院士的科研团队一共支持建立了25个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,重点发展人参、三七、甘草、茯苓等中药材大品种,而人参则是“重中之重”。据统计,销售前一百位的中成药的大品种中,人参排在***位,一百个中成药里,有17个中成药用到了人参,所以人参是吉林中药产业发展的引擎。截***到2015年,吉林省人参产值高达460亿(包括人参食品、化妆品等开发)。

  黄璐琦院士特别强调,要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,必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。随着《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(2011-2020年)》的颁布制定,与中医、针灸、中药、中西医结合、中药材诊治诊疗相对应的五个全国标准技术委员会也相继成立,这些都极大促进了整个中医中药标准的提升,从2015年的10项到2016年的52项,增幅很大。

  黄璐琦院士透露,这些标准的确立,已经开始引领中医药走向世界。“比如说丹参、三七、灵芝等9个品种27个质量标准已经被《美国药典》正式采纳。99个中医药品种正在接受《美国药典》的复核与审定,还有5种中药被收入了美国上次补充的法典。而在《欧盟药典》中有5个品种被收纳。以王英平研究员为首科研团队还成功利用地ISO平台,制定了人参种子种苗的国际标准。此外,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灸针的国际标准也已经建立起来。”

  黄璐琦院士说,“这些原料药进入相应国家的药典以及国际标准的制定,实际上为以后中医药的进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”